助听器验配【堵耳】怎么处理呢

2018-09-17 22:41:40 962


可以说大部份人在面对用户反映“堵、闷”时,都会做同一件事:降低低频增益

但是仍然有一部分用户告诉你,还是闷啊!或者不告诉你闷,回家直接就不怎么戴助听器了。甚至会告诉你,听得还不如刚才好,调得你一头雾水不知所解。

用户心里对你的专业度评价也自然慢慢下滑。

今天分享一个案例,用户第一次来找我,助听器是其他地方配的,来抱怨的问题其实是“助听器近期调试后,还不如不戴。

1、检查外耳道:

不论你是助听器使用者还是验配师,我都要提醒你,调试或验配助听器前,如果没检查外耳道就是耽误你和用户的宝贵时间啊!(关于耵聍对检查和调试的影响另外再写吧)检查看到这个用户外耳道没有比较多的耵聍堵塞。

2、纯音测听如下:

纯音听力测试报告


3、调试

按惯例,先看使用记录,在这个用户的使用记录为每天0小时,基本与他所说的情况相符。不使用的原因一定要问,他的原因是戴着还不如不戴那么好。

介绍一下助听器型号:优利康stride 500 耳道式助听器,从听力损失程度和特点来看,由于听损不重,低频又相当好,所以这个用户佩戴助听器初期会更容易有以堵塞感和自听过响明显为代表反应的堵耳效应。显然耳道式助听器不是最适合的外形,如果我来给他选,首先考虑的还是这种佩戴起来更舒适的RIC机。在获得合适补偿的同时,能让用户佩戴的感觉更舒适。原理还是有机会再深聊吧。

   我们可以看到,中低频的实际输出曲线已经远远低于目标曲线,从频响图上的数值可以看到,中低频的声音通过助听器放大压缩处理后处于低于60dB SPL的水平。从听觉感受上来讲,声音通过助听器处理后到达耳朵的强度还不如不戴助听器那么大。这也是用户感受戴着还不如不戴听得好的症结所在。

处理也非常简单,直接根据听力重新验配就好了,补偿上来后用户反映听得清楚了。当然,他还存在的问题还是堵塞感,自已的声音有点大,稍微将低频压缩比提高一点就好了。

    对于中度以内的听损,堵耳效应是需要自己克服的一个难关,但绝不是验配师调试100%解决的。如果戴机初期,堵塞感有一点、自己声音有点大不会太难受,直接让耳朵适应对听觉接受声音和辨别的提高反而更好。当然,最好听时验配师的建议,选择更合适的助听器:迷你型开放式助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