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助听器的选配方法
1.前期准备
根据聋儿的耳聋初步选择助听器后,其适应性训练的成功与否是决定助听器选配周期长短的重要环节,训练内容必须在家长或医生、教师的密切合作下完成。
①助听器的音量由小到大(即音量形状由平均耳聋的1/3增益,逐渐增加到1/2增益,这一过程可在2周内完成)。
②每天配戴助听器的时间逐渐由短到长。
③训练环境由安静刻意到比较吵闹的自然环境。
训练内容:
①要充分利用听力训练教学磁带,尽快使聋幼儿熟悉测试音,如不同频率的纯音和啭音。
②会分辨声音的有无,并做出动作反应。在助听器适应性训练期间,家长要认真观察聋儿配戴助听器的反应,尤其对不适反应。一般来讲,经过1-2个月的严格训练,完成上述训练内容,才能评估助听器的效果。
音频补偿法
A.助听器阈值声场测定:
①测试音可选用啭音、窄带噪音。
②测试要求:在隔音室内严格按照标准建立声场。
③测听仪器,各种听力计。
④测试方法:听力计操作方法与聋儿裸耳听阈测试基本相同,在进行评价助听器效果时,非测试耳的助听器要关闭。
⑤选配标准:如果声场是按声压级水平建立的测得的听阈值与正常人长时间平均会话声谱相比较(average speech spectrum,SS线,亦称恩地丰法),判断其助听后阈值是否在正常人听觉言语区域内。一般以SS线上20dB为最佳助听效果,达到SS线为适合助听效果。如果声场是以听力级(Hl)水平建立的,测得听阈值结果与正常人语言香蕉图比较,测听阈值在语言香蕉图内为最佳。若聋儿配戴助听器后听阈未达到预期目标,可根据听阈曲线的实际情况,调节音量及音调,对于有重振现象的聋儿还可用PC(削峰)或AGC(自动增益控制)调试。使聋儿的耳聋得到较为理想的听力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