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迟干预言语康复效果不佳

2017-09-07 00:09:51 704

为何迟干预言语康复效果不佳

从听觉皮层功能发育角度解读:

敏感期期末阶段后皮层去耦合和跨模式重组等提出一个假设认为是高位皮层会变得从初级听觉皮层去耦合原因。在听力正常的猫相关研究中,高位皮层-皮层听觉通路和次级听觉皮层投射回到初级听觉皮层粒下层,然后,再回到皮层下听觉区域,然而,在那些超过敏感期植入的先天性聋猫中,研究显示在听觉皮层的粒下层没有听觉活动,由于粒下层缺乏听觉活动,因此导致初级和次级听觉皮层,以及听觉皮层和下皮层听觉区域出现功能性去耦合。提示次级听觉皮层在处理和整合听觉刺激的角色和作用,这样就可以解释:在晚植入耳蜗或或配戴助听器的孩子中言语和语言康复效果不佳可能是存在潜在的部分或者完全去耦合原因。

1503501538722327.jpg

如果不及时给以听觉刺激,功能性去耦合就会在初级和次级听觉皮层之间发生,然后,很可能的是听觉皮层区域就会很容易被其他感觉器官所聚集。这就是我们所知的跨模式皮层重组,或者称为某一感觉器官剥夺时(如听觉剥夺)出现被其他非剥夺感觉器官(如视觉或本体觉)向听觉皮层聚集,来执行聚集器官处理过程。

这种跨感觉通道重组已经在成年聋病患者身上被证明,也在聋儿患者包括植入了人工耳蜗或配戴助听器的孩子上被证明,同样在单侧聋的患者身上也被证明了。

关于跨感觉通道重组:

助听器/人工耳蜗只负责让孩子听到,并不负责听懂。也就是说,当所有的声音信号通过听觉神经系统传递到听觉皮层中枢,大脑将如何识别?

不管你的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系统调试做得有多好,这些声波(电流脉冲)在经过大脑听觉皮层识别,变成能懂的声音、词语或音乐之前,这些都是没有意义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孩子开机后,能听到你打鼓、拍手的声音,但对于你在背后叫他的名字却无动于衷的原因。

要知道,我们的大脑有很大的空间去成长和改变,也就是说,孩子植入人工耳蜗或配戴助听器后的效果,很大程度是由大脑的可塑性来决定的。也正因为此,我们才建议孩子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才能早康复。因为孩子的年龄越小,大脑的可塑空间越大。

关于大脑,还有一种说法叫跨感觉通道重组。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所遇到的事情可以塑造大脑。如果孩子听到的东西越多越丰富,他的听觉中枢就会越发达;相反,如果孩子经历了长时间的听力缺失,转而依赖视觉沟通,那么负责听觉的那一部分听觉中枢将被剥夺为他用或完全丢失,比如被拿去发展视觉了,所以很多失去听力的孩子很擅长画画,观察力极强。